贸易战层层加码,中小出口企业或面临生死抉择?
近期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,关税层层加码。作为外贸人,最关心的莫过于贸易战将对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多大影响?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?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分析。
中美贸易战最新进展
继7月6日美国宣布对总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开征关税之后,8月7日白宫宣布8月23日为对华160亿美元商品征税生效时间,这意味美国此前宣布的第一轮500亿美元对华关税全部到位。
中方也立即采取了对等的反制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8月8日表示,中方也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%的关税,并与美方同步实施。
除此之外,特朗普此前还表示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评估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%的关税,甚至考虑将税率提高到25%。在公众意见征询期9月5日结束后,这些措施即可能实施。
贸易战开始波及国内中低端制造业
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商品,已从高端制造业向低端制造业扩展。
具体来说,美国第一轮500亿美元的征税范围较为集中,包括1333个HS八位数编码子项,涉及HS两位数编码18个子行业,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、电子设备、运输设备、医药等高端制造业,这表明第一轮征税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。
到了第二轮征税,征税规模新增2000亿美元,征税范围显著扩大。从美方公布的清单看,征税范围涉及6048项HS八位数商品,覆盖绝大部分HS两位数子行业,其中化工品、纺织品以及金属制品占HS八位数最多,分别为1435、932和733条,占比分别为23.7%、15.4%和12.1%,机电音像设备则继续高达416条。由此可见,高端制造继续成为美国第二轮征税的主要对象,同时很多低端制造业产品(如棉花、纸板纸浆、木制品等)和消费品(如食品、纺织品、家具等)也位列其中。
中小出口企业受到贸易战不利影响,下半年出口压力剧增
首先我们从宏观上来看,贸易战开打一个月以来,对中国外贸增长有何影响?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,我国7月进出口总值2.6万亿元,增长速度由6月的4.3%提升至12.5%。其中,出口1.39万亿元,增速由6月的3.1%提升至6%。相比较而言,贸易战并未对7月份中国外贸数据造成较大的下跌,反而造成了超预期的增长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企业更注重国际市场的多元化,美国以外市场增长速度较快;另一方面则因为相关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前出现了“抢出口与抢进口”的现象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额外关税的发布,未来的外贸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而从微观上来看,贸易战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显现。江苏一家生产轨道设备的企业在美国市场的订单受到不小的冲击。该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去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,准备开发美国市场,所有的产品认证、体系认证都通过了,但是因为贸易战造成的心理恐慌,很多美国客户今年都不敢轻易下订单。“
另外一家小型家具外贸工厂的老板也是感触颇深,“这些年我们的订单一直都在减少,我们工厂之前有300多人,现在只有100多人。早些年订单多的时候一月能出口二十几个货柜,现在一个月总共才七、八个货柜。以前订单的旺季周期长,接的都是几年合作的长单,现在的订单旺季周期缩短,而且以短单为主。最近受贸易战的影响,我们本来就不多的美国市场订单,至少流失掉了三成。”
外贸企业的出路在哪?
受到贸易战影响的企业,眼下最紧迫的事就是积极作为,把贸易战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开辟新兴市场
所谓“东边不亮西边亮”,外贸企业出口美国受限,完全可以加大“一带一路”等周边市场的份额,尽可能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。据海关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我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.57万亿元,增长11.3%,高出全国整体增速2.7个百分点,占我外贸总值的27.3%,比重提升0.7个百分点。相较于中美贸易总值为2.29万亿元而言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市场更为可观。
提升产品附加值
外贸企业只有修炼内功,有自己的核心技术、看家本领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代工生产上升空间越来越窄,劳动力、原材料等成本上升,东南亚国家对来料加工、出口外贸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增强,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工利润越来越低。要摆脱这种现状就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,包括产品质量、产品研发、品牌推广。
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
在贸易战的阴影下,接下来中国传统外贸企业遭遇的风险也越加难以预测,因此外贸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,不断地降低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成本,在资金利用上精打细算,刨除不必要的开支,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,让收益最大化,才能助力企业安然度过这次贸易战所带来的冲击。比如在开发美国以外的新市场的时候,外贸企业应该适当控制营销成本,选择那些按效果付费、投资回报率更高、风险更可控的海外营销推广途径。